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今首次“开厢”试乘

潮新闻客户端   2023-08-04 12:51:19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陈怡宁 记者 张帆 陈薇

8月4日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倒计时50天,由浙江交通集团购置的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以下简称“亚运智能动车组”)在杭州西站迎接首批试乘嘉宾。中午12时40分,G55318/9次亚运列车自杭州西站缓缓开出,搭载近百名乘客燃情启“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辆以“润泽江南”为主题的列车,专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量身定制,为8辆编组4动4拖的动力分散型动车组,“身披”杭州亚运会主形象色“虹韵紫”。将在赛事期间承担重要的交通转运功能,串联杭州与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5座亚运协办城市,运载运动员、裁判、观众在各个赛场间的通勤将更加便捷,互联互通更加顺畅。

亚运智能动车组的此次试乘路线为合杭高铁湖杭段,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重要交通保障工程,由浙江交通集团主导投资建设。这条历时33个月建造的国家重点交通项目,在全力保障亚运的同时,也有力促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赛事期间,乘客也可经由这条线路抵达位于德清的德清体育中心体育馆观看排球项目,以及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篮球场观看三人篮球赛项目,抵达富阳的富阳银湖体育中心观看赛艇项目,富阳水上运动中心观看皮划艇静水项目、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以及桐庐马术赛馆观看马术项目。

本次试乘还邀请到了亚运会吉祥物组合“江南忆”上车打卡,这也是亚运历史上吉祥物首次乘坐复兴号列车。“一上车,亮丽的涂装和车里满满的科技感就让我感受到了喜庆的亚运氛围,很期待之后也能坐这辆车去各个赛馆打卡。”一位乘客对列车频频点赞。高速穿行在多丘陵山地的浙江大地,尽管列车多次穿越桥梁、隧道,但加速、减速间,车内的乘客却几乎没有察觉。车厢内“5G+WiFi”的全覆盖,和智能交互终端等,满足乘客旅途中观看电影、听音乐等娱乐需求。

“列车应用了一系列中国高铁的最新技术,特别是针对浙江多丘陵山地的地形特点,我们联合技术团队等多方确定了定制化的技术创新方案,有效缓解了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以及穿山越岭过程中乘客可能会出现的耳鸣等不适,确保大家乘坐列车时能获得‘又快又稳又舒适’的体验!”浙江交通集团轨道交通管理部副总经理王兴陈介绍,列车上配备的车内气压与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可以有效舒缓因气压变化导致耳鸣的不适症状,而座椅基于人体工程学进行调整,大幅提升了乘坐的舒适度。

在亚运列车上,记者使用手机时发现,以往列车上上网容易出现的卡顿和不流畅统统消失了,这得益于全车覆盖“5G+WiFi”网络的高速率和低延时;上海动车段杭州西动车运用所党总支书记潘卫告诉记者,目前,该亚运列车实现了5G高速无线网络全覆盖,1号、8号车厢内部设置的智能交互终端提供高铁娱乐中心、无线投屏、运行信息等服务,旅客可在旅途中看电影、听音乐。

除了科技智能属性以外,无障碍设施的配置是该车一大亮点。记者发现,亚运列车专门设置了无障碍车厢,经过测量,在车门全开的情况下,车门通行宽度达到900毫米。此外,该车厢设置有无障碍卫生间和轮椅放置区域,为行动不便的旅客提供便利;在座椅、轮椅固定处、卫生间等视障旅客便于触及的区域设置了盲文标识,对车厢局部布局进行优化,设计了功能按钮、座位号提示等功能。

在节能环保方面,该车车头采用“鹰隼”仿生学设计,可大幅降低空气阻力,预计节约能耗10%左右,配合轻量化车体和整体节能技术,单列车年均节电预计可达180万度。在车辆健康监测和安全运维方面,列车应用以太网控制车辆技术,使列车数据传输速度提高60倍以上;全车采用基于全频段5G技术的车载WTD系统,应用车载安全监测系统及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系统,形成“车地一体”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为列车安全快速平稳运行赋能。

途中,“江南忆”吉祥物组合和上海铁路局集团、浙江交通集团的文艺志愿者共同唱跳表演迎亚运歌曲《等你来》,杭州客运段展示双语服务和手语礼仪。杭州客运段乘务科科长毛祖宏介绍:“为了迎接此次亚运盛会,我们在客运服务方面下足功夫。我们从上千名乘务人员中遴选出44名业务技能精、外形条件好、综合素质强的,组建亚运服务专班,从语言、形体、客运知识、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训。之后,这批乘务员将投入到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的高铁乘务工作中。”

车内的美好体验展现着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车外的“高颜值”画卷则见证了中国发展的蝶变跃升。“办好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国之大事’‘省之要事’,作为浙江省属骨干国企和全省综合交通投资建设运营主平台主力军,理应在服务亚运交通保障和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等方面作出更多贡献。”浙江交通集团轨道交通管理部副总经理王兴陈说,亚运会脚步渐近,集团正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全面做好亚运会交通服务保障工作,努力为亚运会营造“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通行环境,向全球呈现‘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